心经网
标题

第十四卷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

来源:心经网作者:无罗叉共竺叔兰 译时间:2019-06-04 15:17:57
第十四卷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无作品第四十四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为无所作。”佛报言:“无有作者故。须菩提,乃至诸法亦无所有。”“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云何行?”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色为行般若波罗蜜,不行痛、想、行、识为行般若波罗蜜,乃至萨云若无所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于五阴不念

第十五卷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尔时,释提桓因意念:“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波罗蜜过耳者,皆是过去佛时作功德人,为已与真知识相得,何况受持讽诵读说行中事者!是人已更供养若干诸佛,能为人问,能为人解,今复受持般若波罗蜜如其中教。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其人已于若干百千劫中行六波罗蜜中事所致。”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不怯不惧,闻已便能受持讽诵行其中事,当视是辈菩萨当如阿惟越致。何以故?般若波罗蜜甚深故,未能行六波罗蜜者终不能解。如是,世尊,若复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訾毁般若波罗蜜者,其人本以轻易般若波罗蜜已。所以者何?闻说深般若波罗蜜不信乐故。未曾从佛及弟子众闻行六波罗蜜所致,不闻内外空及有无空所致,不闻三十七品、佛十种力及十八法所致。”

释提桓因问舍利弗:“般若波罗蜜有何等奇特?新学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云何解六波罗蜜?云何解内外空及有无空?云何解三十七品、十种力、十八法?”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言:“般若波罗蜜者有大名称,诸不恭敬般若波罗蜜者,为不恭敬萨云若慧。”

佛告释提桓因言:“如是,拘翼,不恭敬般若波罗蜜者,为不恭敬萨云若慧。何以故?诸佛如来萨云若慧皆于中生。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欲住萨云若者,当住般若波罗蜜;欲发道慧者,当习行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善女人欲离诸习绪,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转诸佛法轮者,当习行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罗汉、辟支佛道、三耶三菩佛道者,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总持比丘僧者,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白佛言:“菩萨云何住六波罗蜜?云何习六波罗蜜?云何行般若波罗蜜,习内外空及有无空?云何行三十七品、四无所畏、十八法?”

佛告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拘翼,承佛威神乃能作是问如来无所著等正觉。”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不住于五阴,如五阴不住者为习五阴;不住于眼、耳、鼻、舌、身、意,不住于色、声、香、味、细滑、法,不住十二衰者为习十二衰;不住六波罗蜜者为习六波罗蜜;不住内外空及有无空者为习内外有无空;不住三十七品、四无所畏、十力至十八法者为习十八法。何以故?不见五阴有可住可习者,乃至十八法亦不见可住可习者。

“复次,拘翼,菩萨于五阴不合者为习五阴,乃至佛十八法不合者为习佛十八法。何以故?菩萨索过去五阴不可得见,当来五阴不可得见,现在五阴亦不可得见,乃至佛十八法亦如是。”

舍利弗白佛言:“般若波罗蜜甚深。”

佛言:“五阴如亦甚深。舍利弗,乃至十八法如亦甚深。”

“世尊,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持难受!”

佛言:“五阴难持难受故,般若波罗蜜难持难受,乃至十八法难持难受故,般若波罗蜜难持难受。”

“世尊,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

佛言:“五阴不可平相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乃至十八法不可平相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深五阴,为行般若波罗蜜,乃至十八法深不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以五阴深为非五阴,乃至十八法甚深为非十八法。”

佛言:“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五阴难持难受,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若五阴难持难受者为非五阴,若十八法难持难受者为非十八法。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不可平相五阴,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若五阴不可平相者为非五阴,乃至佛十八法不可平相者为非十八法。”

舍利弗白佛言:“般若波罗蜜甚深难解不可平相,不当于新学菩萨前说是深般若波罗蜜,闻者或恐或怖,狐疑作碍,不信不乐;当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说是深般若波罗蜜,闻是终不恐怖,终不疑碍,闻则信解碍。”

释提桓因问舍利弗:“正使于新学菩萨前说深般若波罗蜜,有何等过?”

舍利弗语释提桓因言:“若于新学菩萨前说者,便能恐怖,便能诽谤,便不得度脱,便受剧恶之罪,更倍久难乃能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释提桓因问舍利弗:“颇有未受记莂菩萨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不?”

舍利弗言:“有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今受记莂不久,不过更见一佛、两佛便受记莂。”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有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当知是辈菩萨摩诃萨人发意,已久行六波罗蜜,已久供养诸佛,所行转转出于本所闻所行者上。”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者,我已解所言。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意者,若于梦中行六波罗蜜,若坐于佛座,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不久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悉于梦中所作如是,当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久,何况行六波罗蜜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而不疾成三耶三佛!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能奉行者,于善本功德为已成就,已曾供养过去无央数诸佛,为与真知识相得,受持讽诵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记莂不久。当知是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复动转,今现在信者亦当如是,甫当来信者亦复如是。

“世尊,譬如有人,若行百俞旬、若二百俞旬至四百俞旬,所经过处饥馑、贼寇、梗涩、剧难,遥见树木若放牧之地,当知居家去是不远,便自欢喜;今我为得脱此诸难,不复恐畏,不复饥饿。受持深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菩萨为已受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复久,是菩萨不畏当堕罗汉、辟支佛地,是者则菩萨摩诃萨应成之兆。”

佛语舍利弗:“汝所说辩才者皆是佛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有人欲见大海,便发往趣大海不懈止,亦不见树,亦不见山,便作念言:;今近大海不久。虽不见大海于中生想言:;如我所见相,知我今至海不久。世尊,菩萨摩诃萨当作是知,闻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读者,虽不面于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前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劫数之记,然自知成三耶三佛不久。何以故?已得见般若波罗蜜受持讽诵故。

“世尊,譬如人见春天诸树痱癗含气,当知是树枝叶华实将生不久。何以故?是树先有瑞应故,阎浮提人见瑞应莫不欢喜者。世尊,菩萨得见闻般若波罗蜜,闻已受持讽诵念习行中事,当知是菩萨功德已成满,已供养若干百千诸佛,逮前功德之所扶接,便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天上诸天曾见诸佛皆欢喜言:;前过去诸菩萨皆受记莂瑞应亦如是。

“世尊,譬如母人怀妊稍稍长大,坐起不安行步无便,气力转微食饮损少,卧起不宁稍稍觉痛,厌本所习皆受诸恼,异母人观见瑞应,知是妇人今产不久。菩萨摩诃萨已作善本,供养若干百千诸佛从久远作行,常与真知识相得功德成就,菩萨摩诃萨行诸功德故,便得般若波罗蜜已,便受持讽诵习行中事如法住者。世尊,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记莂终不复久。”

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乃作是问者,皆是佛事。”

须菩提白佛言:“甚奇!甚特!世尊悉豫知菩萨所应。”

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欲益众生安隐一切及天与人,欲以四事受行菩萨道者。何等为四?一者、施与,二者、仁爱,三者、利人,四者、同义。劝彼令行十善,自行四禅及四空定劝彼使行四禅及四空定,自行六波罗蜜劝彼令行六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劝令人得须陀洹道,自于内不为劝人行罗汉、辟支佛道,自于内不为不受罗汉、辟支佛证,劝助无央数亿百千菩萨令行六波罗蜜,自过于阿惟越致地劝彼住阿惟越致地,自净佛国土劝彼净佛国土,自具神通劝彼修神通,自净陀邻尼门劝彼令净陀邻尼门,自行具足辩才劝彼令行辩才,自成就身相劝彼令成身相,自成童真地劝彼令修净洁行地,自得佛十力劝彼使行十力,自建萨云若劝彼令建萨云若,自离诸习绪劝彼令离习绪,自转法轮劝彼令转法轮。”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普具足作功德行般若波罗蜜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世尊,菩萨摩诃萨念般若波罗蜜,云何当得具足?”

佛言:“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五阴有增有减,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得具足念,乃至萨云若亦不见有增有减,是为菩萨得具足念。

“复次,须菩提,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亦不见是法亦不见非法,亦不见过去、当来、今现在恶法、善法,亦不见受记莂亦不见不受,亦不见有为法亦不见无为法,亦不见三界,亦不见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亦无所见,是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得具足念。何以故?诸法法之相法不坏空,无坚固侵诳之貌,法亦无生无寿无命故。”

须菩提言:“世尊所说不可思议。”

佛语须菩提:“以五阴不可思议故,所说不可思议;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不可思议故,所说不可思议。

“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知五阴不可思议,则知具足般若波罗蜜,乃至萨云若知不可思议,则具足知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深般若波罗蜜,谁当信解者?”

佛言:“菩萨久行六波罗蜜,多作诸善本,已供养过去无央数诸佛,已与真知识相随者,是辈菩萨乃信解深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萨行六波罗蜜作诸善本以来,几时供养若干佛与真知识相得?”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有名五阴,不分别五阴,亦不以想有名分别五阴,亦不有名分别五阴有实及诸六情三界,六波罗蜜、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道慧及萨云若亦不有名分别,亦不以想有名分别有虚有实。何以故?须菩提,以五阴不可思议,乃至萨云若亦不可思议,以是故,菩萨摩诃萨久行六波罗蜜多作诸善本与真知识相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者甚深。以五阴甚深故,般若波罗蜜甚深;以萨云若甚深故,般若波罗蜜甚深。

“世尊,般若波罗蜜者珍宝之积聚,是须陀洹及罗汉、辟支佛宝之积聚,亦是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宝之积聚,亦是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四等、四空定、五神通、三十七品、佛十八法及萨云若乃至诸法宝之积聚。

“世尊,般若波罗蜜者是清净之积聚,以五阴清净乃至萨云若清净故。

“世尊,深般若波罗蜜甚可奇怪,于是中云何而有留难?”

佛言:“有是有留难。善男子、善女人欲书是般若波罗蜜者当疾疾书之,若欲受持若欲讽诵、若欲守行者亦当疾疾为之。所以者何?或未受书行之顷能有留难。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一月书成者,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若一岁成者,要当书持受之讽诵学习,若一月书成持学受者亦当竟之,若至一岁亦当竟之。所以者何?多于珍宝中起诸因缘有留难故。”

须菩提言:“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有书持学讽诵守行念中事者,诸魔波旬常念欲断绝之。”

佛语须菩提:“正使波旬欲断绝者,会不能断绝令不守行书持学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何谁恩,令魔波旬不能断绝学深般若波罗蜜者?”

佛告舍利弗:“是佛之事,令魔波旬不能断绝;亦复是十方诸佛之恩拥护是菩萨受持般若波罗蜜者,令魔波旬不能断绝。所以者何?舍利弗,菩萨受持般若波罗蜜为佛所护持者,天魔波旬终不能断绝为作留难。何以故?舍利弗,诸有菩萨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念讽诵者,诸佛之法当应拥护,令魔波旬不能中道令有留难者。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作是念:;我今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者,皆是诸佛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者,皆为佛恩之所护持。”

佛言:“如是,如是。”

舍利弗言:“世尊,十方现在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颇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念讽诵者不?颇持佛眼颇知颇见不?”

佛告舍利弗:“诸有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讽诵行者,十方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已见已知。诸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讽诵行者,当知是人今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久。

“舍利弗,若复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讽诵守习行如中事,爱乐供养般若波罗蜜,名华、捣香、泽香、杂香、缯彩、华盖、幡幢所有作是供养者,诸佛以天眼悉见是善男子、善女人已。是善男子、善女人有书持般若波罗蜜奉行学者,得最大福,得大功德,为得最行。善男子、善女人持善本功德,终不堕恶趣,至阿惟越致终无有离诸佛、六波罗蜜时,终不离内外空及有无空时,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离三十七品、佛十八法时。

“舍利弗,如来去之后,是般若波罗蜜当在南方。南方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当受学书持是深般若波罗蜜,持是功德终不至恶趣,受天上人中之福,以奉行六波罗蜜、明六波罗蜜已,当复供养承事诸佛,承事之后当以三乘而得度脱。

“舍利弗,般若波罗蜜所在方面、所至到处,四辈学士亦当受持是深般若波罗蜜书持讽诵,持是功德不至恶趣,受天上人中之福,亦当复奉行六波罗蜜、明六波罗蜜已,当复供养承事诸佛,承事之后以三乘法而得度脱。

“舍利弗,是般若波罗蜜当转北去。北方四辈亦当复受书持讽诵行深般若波罗蜜,持是功德不生三恶趣,受二道之福,亦当奉行六波罗蜜,亦当承事诸佛世尊,复以三乘而得度脱。

“舍利弗,深般若波罗蜜是时当行佛事。所以者何?舍利弗,我泥曰后法欲尽时,我已豫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深般若波罗蜜者,我复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尽意供养般若波罗蜜所有名香、缯彩、华盖,持是功德不堕三恶趣,受二地之善福,行六波罗蜜供养诸佛,以三乘法而得度脱。何以故?舍利弗,如来已见是辈人,已称誉是人,我已署是人所在;十方现在诸佛亦复称誉,亦见是人,亦署是人已。”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后当普在北方耶?”

佛言:“如汝所说,乃后世时善男子、善女人受学书持行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人久发大乘意已,更供养若干诸佛作诸善本。”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后北方面当有几所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解者?”

佛告舍利弗:“后北方世虽多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者,少有成大乘者耳。

“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闻说深般若波罗蜜,不难不厌而不恐怖。所以者何?善男子、善女人已为见佛,已从诸佛闻深法已。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已为具足六波罗蜜,为已具足内空、外空及有无空,已为具足佛十八法、三十七品,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作诸功德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一切众生故。

“舍利弗,我为是善男子、善女人说萨云若慧,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亦复说应萨云若慧。诸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皆为生老病死故亦复为彼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诸慧之事。是善男子、善女人从小至竟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魔及魔天终不能坏,何况其余有恶行者而欲诽谤深般若波罗蜜?

“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深般若波罗蜜者,便得最妙欢喜,立多所人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我为菩萨时亦复作是誓:;我等亦当立无央数众生劝令行菩萨道,我等亦当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动转记。若有菩萨发意者我代欢喜,诸有劝人使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我亦代欢喜。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者,为已于过去诸佛前作是誓已,今复于我前誓愿众生:;我当饶益安隐众生,我当劝助一切众生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使不动转。所以者何?过去诸佛亦复代诸发意菩萨作是誓者代其欢喜。

“舍利弗,我代欢喜者,善男子、善女人亦为复欲安隐一切,劝助众生使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离于六衰得净妙行,已自清净复以净施,净妙施已便受净妙功德之福,受净妙福已复为众生故分别内外所有,令众生得净妙福,持是功德遍至十方诸佛国土说般若波罗蜜处而得听受,闻受已亦复于彼劝发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

舍利弗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所说,过去、当来、今现在之法无所不知,众生之行无事不知,乃复知诸当来、过去、现在佛事、众僧之事。或有善男子、善女人得六波罗蜜欲讽诵受,或意进退,便不能得学六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求六波罗蜜,意不进退,精进不懈,便能一时具足六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如是行者便得深经,为应般若波罗蜜耶?”

佛言:“如是深经者为应般若波罗蜜。何以故?用能劝助安立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

“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六波罗蜜不舍生老病死,精进不怠如般若波罗蜜教,净佛国土教化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志终不懈怠。”

觉魔品第四十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叹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行六波罗蜜者,摄取佛国教化众生,其德乃尔。是善男子、善女人云何而趣断绝留难?”

佛告须菩提言:“辩不即生者当知魔事。”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辩不即发知是魔事?”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久久乃成,以是故菩萨辩不即生当知魔事也。

“须菩提,菩萨辩才卒起亦是魔事。”

“世尊,何以故?辩才卒起复是魔事?”

佛言:“是菩萨行六波罗蜜卒起辩事。所以者何?学无本末,辩起太卒不能究竟,是故当知魔事。

“菩萨书是经时转相形笑,志乱不定众意不和,如是菩萨则为魔事。书是经时意自念言;我不得是经中滋味便舍而去,当复知是魔事。

“须菩提,说是经时若受持之,贡高绮语隐置他人者,复是魔事。受持讽诵学是经时,各自贡高转相形笑,菩萨当觉是为魔事。

“须菩提,受是经时各各志乱意不和同者,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不得经中滋味便弃舍去当觉魔事?”

佛言:“是辈菩萨未曾习行六波罗蜜,不闻般若波罗蜜自生意念言;我无有记莂于六波罗蜜,以是故闻般若波罗蜜,不喜乐悦便弃舍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世尊,云何菩萨言我无记莂不乐便去?”

佛言:“未得菩萨道者,终不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莂,是故言;我无有莂于六波罗蜜便弃舍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若有菩萨意念言:;我乡里不闻般若波罗蜜,及所生处亦不闻是。复弃舍去,不复欲学般若波罗蜜,意转一念辄却一劫,随其转意多少之数,当更乃尔所劫,甫当复更学余经,不住萨云若亦不至萨云若。是辈菩萨为弃其根而攀枝条,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须菩提言:“世尊,何等经不从萨云若中出,而欲学诵余经?”

佛告须菩提:“声闻所应三十七品法及三脱门,善男子、善女人住是中,求取须陀洹道、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不取萨云若然自作碍。

“须菩提,是为舍本攀枝者。所以者何?是菩萨亦复出生于般若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者亦出道法、俗法。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者,亦当学道法,亦当学俗法。譬若有狗得大家所食不肯食之,得使人之食而更食之。须菩提,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更弃舍去反攀枝条。须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譬如有人欲得见象,得象舍去反求象迹。于意云何?是人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当来之世有行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反弃舍去,更学声闻、辟支佛经法。于意云何?是菩萨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佛言:“是菩萨当觉魔事。

“须菩提,譬如有人欲见大海已见舍去,反观牛迹之水,便言:;海之大小孰愈于此。于意云何?是人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亦弃舍去,反学声闻、辟支佛经法,于中受学讽诵。

“须菩提,是辈菩萨当觉魔事。

“须菩提,譬如工匠,欲以揆则日月殿舍之模,竖立安造作释之殿。于意云何?彼匠虽巧,宁能作不?”

须菩提言:“世尊,此事甚难,非是凡夫世愚之士所能作者。”

佛言:“当来之世有行菩萨道者,得学深般若波罗蜜中道而弃舍去,更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欲以具足萨云若、萨云若事。于意云何?是人宁能成萨云若不?”

须菩提言:“所不能成。”

佛言:“是菩萨当觉魔事。

“须菩提,譬如有人欲见转轮圣王,见已反观小王谛熟视之,便言:;圣王之体与此何异。是人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少德之人学菩萨道者,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学持守行中道舍弃,更受罗汉、辟支佛经法,复言:;我当于中具萨云若。于意云何?是菩萨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是为菩萨魔事。

“譬如饥人得百味食,更念欲得六十味食,舍百味去食六十味。于意云何?是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已,更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求萨云若。是菩萨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佛言:“是为菩萨魔事。

“譬如士夫得无价摩尼宝已反比水精。于意云何?是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已更弃舍去,反持比声闻、辟支佛经法,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欲得萨云若,宁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佛言:“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已,于中他因缘起便不得书,或复有色、声、香、味、细滑、法之留难,或复有檀波罗蜜留难、尸波罗蜜留难、羼波罗蜜留难、惟逮波罗蜜留难、禅波罗蜜留难乃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皆为作留难。何以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者非是留难,不可思议亦非选择,不生不灭,不著不断,无碍非见非行非倚。所以者何?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无是像法。若有菩萨书是经时,若有是辈留难事者,当知是为魔事。”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可得书耶?”

佛言:“不也。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者其实不可见,至檀波罗蜜实不可见,乃至萨云若亦不可见,诸所有者皆不可见。何以故?无所有故。无所有者不可书也。

“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作是念言;是深般若波罗蜜无所有者,是为菩萨魔事。”

须菩提言:“世尊,诸行菩萨道者,书是深般若波罗蜜经字已,入是字中便言:;我书般若波罗蜜。

“世尊,是六波罗蜜无有字法。所以者何?六波罗蜜无有文字,五阴亦无有文字,乃至萨云若亦无文字。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从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作无文字入般若波罗蜜者,亦是菩萨魔事。

“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般若波罗蜜时,若起想念郡国、县邑、丘聚、村落,若闻父母所尊之声意念父母,若念兄弟姊妹,若念兵贼淫欲之事,作是念已复生余念,魔波旬复益其念作是留难,欲令中断使不书持。须菩提,是为菩萨魔事。若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持般若波罗蜜时,若供养事起——衣被、财利、饮食、床卧、病瘦医药,言;我书般若波罗蜜故得是供养,于是乐者当觉魔事。

“须菩提,书是经时魔波旬于菩萨前,说种种异深经之事,菩萨有沤和拘舍罗者不受魔所说。何以故?是经不能令人至萨云若故。

“须菩提,若是菩萨无沤和拘舍罗意者,闻深般若波罗蜜便欲舍去。”佛言,“我广为诸菩萨说沤和拘舍罗事,欲得沤和拘舍罗事者,当从深般若波罗蜜中索之。

“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乘者,舍深般若波罗蜜,欲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求沤和拘舍罗。须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成语名称以私废公成语拼音yǐ sī fèi gōng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成语名称以瞽引瞽成语拼音yǐ gǔ yǐn gǔ成语...

最新文章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古诗原文[挑错/...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古诗原文[挑错/...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古诗原文[挑错/完...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古诗原文...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