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网
标题

第五十九卷 大宝积经

来源:心经网作者:菩提流志 译时间:2019-06-04 17:42:25
第五十九卷 大宝积经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文殊师利授记会第十五之二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今为佛严办法座,我当升已,说往昔志乐所修诸行善巧出生诸佛刹土功德庄严趣向真实法门。”尔时,弥勒菩萨即作是念:“今者世尊,以何义故令我严座,不使阿难、大目连等?如何弃舍彼诸声闻,将非唯为诸菩萨说?或彼声闻

第五十九卷 大宝积经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文殊师利授记会第十五之二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今为佛严办法座,我当升已,说往昔志乐所修诸行善巧出生诸佛刹土功德庄严趣向真实法门。”

尔时,弥勒菩萨即作是念:“今者世尊,以何义故令我严座,不使阿难、大目连等?如何弃舍彼诸声闻,将非唯为诸菩萨说?或彼声闻及辟支佛,于此法门而非器故,以是世尊令我敷座。”

尔时,弥勒菩萨即为如来,以神通力,化作众宝师子之座,高四万由旬,周匝严丽柔软天衣以敷其上。从其座出种种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尔时,如来升其座已,令此世界六种震动。

尔时,世尊告长老舍利弗:“菩萨成就四法,能令所愿皆得满足。何等为四?一者、发胜志乐,二者、于诸众生起悲愍心,三者、发起精进,四者、承事善知识。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一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何谓一法?是菩萨应当乐学不动如来为菩萨时,本所修行立弘誓愿:;我当所在生处,初生之时,若不出家,则为欺诳十方诸佛。如是,舍利弗,是诸菩萨应随顺学。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生处皆悉决定舍家出家。何以故?而诸菩萨最胜利益,所谓出家。舍利弗,乐出家者,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不著诸欲,二者、乐阿兰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离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财产,六者、离恶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损减,九者、恒为诸天之所叹羡,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护。若菩萨常乐出家,获得如是十种功德。是故,舍利弗,菩萨志求菩提,欲度众生,常当出家。是名菩萨成就一法。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二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何等为二?所谓菩萨不乐声闻地,不求声闻乘,不爱乐说声闻乘处,不亲近声闻乘者,不学声闻戒,不乐宣说共声闻乘相应之法,亦不劝他行声闻乘,于缘觉乘亦复如是;唯为佛法,劝发众生成就最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为二。舍利弗,若有劝他趣入佛乘,此菩萨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得清净刹,无有声闻及辟支佛;二者、得纯一清净诸菩萨众;三者、诸佛世尊之所护念;四者、常为诸佛称名赞叹而为说法;五者、所发之心皆悉广大;六者、若生天上,当作帝释或梵天王;七者、若生人中,作转轮王;八者、常见诸佛;九者、为诸天人之所爱乐;十者、摄取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何以故?舍利弗,若有能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一切皆得阿罗汉果,或复置于缘觉之地;若复有能置一众生于佛菩提,此之功德甚多于彼。何以故?舍利弗,不由声闻、缘觉出现,佛种不断。世若无佛,则无声闻及辟支佛。舍利弗,以佛出现,令佛种不断,亦复出生声闻、缘觉。是故,舍利弗,菩萨令他住佛乘中,得如是等十种功德,得清净刹。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三法,令愿不退,摄受佛刹功德庄严。何等为三?一者、尊重爱乐住阿兰若,二者、无所染著而行法施,三者、坚固安住净戒律仪。舍利弗,菩萨坚住戒律,得十无畏。何等为十?一者、入聚落无畏,二者、众中说法无畏,三者、饮食无畏,四者、出聚落无畏,五者、入寺无畏,六者、大众中食无畏,七者、教授无畏,八者、亲近和尚阿阇梨无畏,九者、于自眷属慈心教诲无畏,十者、受用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无畏。住戒律者,所有言说,令他信受。舍利弗,是为菩萨十种无畏。舍利弗,菩萨说法心无所著,则能摄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不生恶欲,二者、不求他人识知,三者、不起名闻心,四者、于檀越家心不系著,五者、不占护他家,六者、于极下劣四事供养而生喜足,七者、说法令他信受,八者、善神守护,九者、不生邪觉,十者、起念佛心。是名为十。舍利弗,菩萨尊敬爱乐住阿兰若,成就十种功德利益。何等为十?一者、远离世俗言论,二者、专习闲静,三者、心缘定境,四者、舍诸营务,五者、爱乐诸佛,六者、恒受禅定喜乐,七者、修梵行时无有障碍,八者、少用功力而得三昧,九者、所受教法未尝忘失,十者、所闻法义皆悉了知。是名为十。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四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何等为四?一者、如说能行,如行能说;二者、常自谦下;三者、远离悭嫉;四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是名为四。舍利弗,是菩萨如行能说,有四种利益。何等为四?一者、口中常出青莲华香,二者、语业清净言无错谬,三者、一切世间所共信受,四者、摄受诸佛圆满音声。是名为四。舍利弗,菩萨谦下,有四种利益。何等为四?一者、远离恶趣畜生等身,二者、受妙快乐,三者、潜谋暴贼俱不能害,四者、堪受人天恭敬礼拜。是名为四。舍利弗,菩萨远离悭嫉,有四种利益。何等为四?一者、不忘施心;二者、于饥馑时作大施主;三者、见持戒者来承迎引纳;四者、若受他施及施于他,无有一人而生嫉妒。是名为四。舍利弗,菩萨见他得利生欢喜心,有四种利益。何等为四?一者、常生是心,我摄众生应与利乐,彼既自得故生欢喜;二者、所有财物,王难、水火劫贼、怨亲无能侵夺;三者、随所生处,财宝诸子皆悉具足,王不嫉忌,何况余人?四者、蓄用资财俱无穷尽。是名为四。舍利弗,是菩萨成就四法。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五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何等为五?一者、彼菩萨诣说法者而问之言:;修何等行,能得佛刹清净庄严?若得闻已,如说修行。二者、菩萨清净持戒及愿力故生佛国中,生彼国已,观察彼土种种庄严众宝资具,及诸声闻、菩萨大众诸相微妙,于如来所恭敬尊重,白言:;世尊,菩萨修何等行,得广大佛刹清净庄严?而彼如来知此菩萨志乐殊胜,即为宣说如是功德成就佛刹,彼得闻已如法修行。三者、菩萨有智有行,应净其智,应进其行。云何净智?谓于能缘及所缘法,远离声闻、缘觉智故。云何进行?谓如所闻必定修行,离不行故。四者、菩萨善知有因及知出离,言:;有因者,谓不正思惟,是四颠倒之所依止,为生死因故。言出离者,谓正修行,于一切法不起分别,为出离故。五者、菩萨了知诸佛体性及刹土性,俱但有名,名亦寂灭,如是了知,不起知想。是名为五。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六法,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能摄取一切世界最上佛刹。何等为六?一者、此菩萨为大施主,所有珍玩可爱乐物,欢喜布施,无所吝著。又作是念:;我行大施,圆满大乘,所谓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悉舍,心无所著,具足成就菩提资粮。舍自身命尚不生悔,何况财产及妻子等?舍利弗,何故如来名一切智?谓行菩萨行时,于自所有一切皆舍,以是义故,得菩提已,名一切智。二者、若菩萨在家、出家,宁舍身命终不破戒;以此持戒,共诸众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持戒自觉欢喜,乐修梵行昼夜安乐,益加求法住正修行,厌怖三界希求出离,虽见出要顾念众生:;如我所苦,彼亦皆然。我当荷兹重担摄取众生,置于涅槃安乐之处。如是持戒,自觉喜时获大悲心,乃至未得一切种智,不舍精进如救头燃。三者、菩萨被忍辱铠,离于高慢,得大忍力。若遇骂辱及捶打时,忍心成就,不生瞋恨。假使有棒如须弥山,有人执持,于亿劫中常见打骂,而亦不生怨恨之心。何以故?;彼诸众生未随佛学,而我方将随佛修学。是故于彼所得打骂,便能增长尔所大悲:;我当为诸众生被弘誓铠,摄取众生令得解脱入于涅槃,是故我今不应瞋恨。菩萨正住如是忍时,则得成就十种具足。何等为十?一者、种姓,二者、财产,三者、眷属,四者、色相,五者、善舍,六者、善友,七者、得闻正法,八者、如说修行,九者、临命终时得见诸佛,十者、既见佛已生净信心。是为十种功德具足。四者、菩萨为欲成就善法,坚固自课发起精进;又为一一众生,尽未来际于生死中,次第修行诸精进行而不疲倦。以自课业及此大悲,为一切众生,于尔所时,流转生死不舍众生。舍利弗,若有菩萨,十方各如恒沙世界满中七宝,于念念中奉上如来,如是相续尽未来际;若有菩萨,发大悲心,被精进铠,而此功德复多于彼。舍利弗,菩萨具此精进,得十种胜志乐法。何等为十?一者、离凡愚行,二者、摄受佛行,三者、见生死过,四者、住大悲心,五者、不退本愿,六者、少诸疾病,七者、顺诸佛教,八者、薄淫怒痴,九者、随文了义,十者、修行成就。是名为十。五者、菩萨作是思惟:;诸佛如来心常在定,未曾失念。我应随佛所行;若心散乱,终不能证佛所行处。是故应当舍离一切心所取著,亦舍一切利养、恭敬、聚落城邑、饮食资生及诸亲友。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不舍众生,乐阿兰若住寂静处,独行无侣如犀一角,住静处已起大慈心,初遍一方渐至十方普遍众生,慈心遍已得入禅定。舍利弗,若有在家菩萨,以一切乐具,于恒沙劫,供养一切恒沙诸佛及比丘众;若有出家菩萨,行于七步,向阿兰若寂静之处,而此福德甚多于彼,以能速得大菩提故。舍利弗,菩萨乐住寂静入禅定者,获十种功德利益。何等为十?一者、得念,二者、得慧,三者、修行,四者、迅辩,五者、得陀罗尼,六者、善知法生,七者、善知法灭,八者、戒聚无犯,九者、诸天供养,十者、不贪他好。是名为十。六者、菩萨善知智慧等流,谓作是念:;智慧以戒为首,白法增长以慧为首,是故菩萨应学智慧。世间所有难作难成,一切工巧,一切医药,皆悉遍学,而此智慧不能证入离欲寂灭,亦复不能趣向菩提,非向沙门,非婆罗门,非向涅槃。是故我今应更遍求法药工巧,以如是智,令我得彼究竟寂灭。彼菩萨求诸法本,不见少法能起于法,以不见故住于寂灭,住寂灭故则无热恼,无热恼故了知生死,为众生故而受彼生,令诸众生除灭苦故。是名为六。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七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何等为七?一者、自舍一切而施不可得故,二者、戒不缺犯不计著戒故,三者、忍辱柔和而众生不可得故,四者、发起精进身心不可得故,五者、成就禅定不住禅故,六者、智慧圆满无分别故,七者、随念诸佛远离相故。是名为七。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八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何等为八?一者、不乐涅槃,二者、施庄严具,三者、其心广大,四者、尊敬法师,五者、不行邪名,六者、平等惠施,七者、不自矜高,八者、不凌蔑他。是名为八。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九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何等为九:一者、具身律仪,二者、具语律仪,三者、具意律仪,四者、灭诸贪欲,五者、灭诸瞋恚,六者、灭诸愚痴,七者、不行欺诳,八者、为坚固友,九者、不轻慢善知识。是名为九。

“复次,舍利弗,菩萨成就十法,令愿不退严净佛刹。何等为十?一者、闻地狱苦,但起大悲,不生怖畏。二者、闻畜生苦,但起大悲,不生怖畏。三者、闻饿鬼苦,但起大悲,不生怖畏。四者、闻诸天衰恼,但起大悲,不生怖畏。五者、闻人中饥馑、贼盗怨敌杀害,但起大悲,不生怖畏。六者、菩萨作如是念:;我于此时当起精进,乃至未得清净佛刹,终不懈慢。七者、令我刹中饮食、衣服随念即得。八者、我佛刹中,诸众生等寿命无量。九者、我佛刹中,诸众生等无彼我心。十者、我佛刹中,所有众生决定趣向无上菩提。是名为十。

“复次,舍利弗,若菩萨执持妙华诣如来所,或佛塔所,兴供养时,作是愿言:;如此妙华色香殊胜,见者欣悦。我成佛时,令我刹中如是种种妙华遍布,及众宝树周匝庄严,乃至末香、涂香、衣服、饮食、宝盖、幢幡、金、银、琉璃、真珠等宝,用供养时,亦应如是。回向佛刹功德庄严,以彼菩萨住戒律故,随心所愿皆得成就。

“复次,舍利弗,菩萨不求自乐,喜他得乐。是故菩萨得菩提时,彼佛刹中所有众生,悉皆具足一向快乐。

“复次,舍利弗,菩萨常应普皆摄取十善业道,悉以回向一切种智。是故菩萨得菩提时,彼佛刹中所有众生,初生即具十善业道,及出离智。

“复次,舍利弗,菩萨随所至方劝诸众生,悉皆令趣无上菩提,唯赞佛乘,不说二乘及所共法。是故菩萨得菩提时,彼佛刹中所有众生,决定当得无上菩提,永离声闻及辟支佛,无量菩萨充满其国。

“复次,舍利弗,菩萨于他利养终不遮断,见他得利常生欢喜。是故菩萨得菩提时,彼佛刹中所有众生,受用资具恒无断绝,具足获得大法光明。

“复次,舍利弗,菩萨若见比丘、比丘尼有过犯者,终不发扬,但自安住正法之中。是故菩萨得菩提时,彼佛刹中,一切无有过失之名。何以故?以彼大众皆得清净无过失法。

“复次,舍利弗,菩萨乐法求法不生热恼,如所闻法正住修行。是故菩萨得菩提时,彼佛刹中众生生者,求法乐法皆无热恼,如所闻法随顺修行。

“复次,舍利弗,菩萨弦歌鼓吹种种音乐,供养佛塔,以此善根,回向佛刹功德庄严。是故菩萨得菩提时,彼佛刹中百千音乐不鼓自鸣。

“复次,舍利弗,菩萨若见失念众生,令得正念。是故菩萨得菩提时,令诸弟子得禅悦食。

“舍利弗,如是佛刹功德,具足如来辩才,或一劫或过一劫说不能尽。舍利弗,然我今者随诸菩萨之所乐欲,如是略说。胜志乐者,闻已趣向,当得圆满佛刹功德。舍利弗,菩萨成就三法,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求佛刹皆得成就。何等为三?一者、大愿殊胜,二者、住不放逸,三者、如所闻法起正修行。是名为三。”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来希有,善说此法!世尊住不放逸故,得菩提分法;住修行故,得大菩提;住胜愿故,成就佛刹功德庄严。”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我往昔以大愿力成就佛刹,不放逸故得成菩提。舍利弗,若但言说,住于放逸而不修行,彼尚不能至声闻地,何况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萨若欲自知是真菩萨,如菩萨所学,应如是学。”

尔时,会中四万菩萨从座而起,合掌向佛,同声白言:“如佛所说,菩萨学处,我当随学。住不放逸,修行成就,满足大愿,严净佛刹。”

尔时,世尊熙怡微笑。

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现此微笑?”

佛告舍利弗:“汝见此诸善男子师子吼不?”

舍利弗言:“唯然!已见。”

佛言:“舍利弗,此诸善男子,过百千劫,各于异刹,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号愿庄严。亦如当来师子佛等,其土清净如无量寿国,唯除寿量。”

舍利弗言:“彼诸如来寿量几何?”

佛言:“彼一一佛皆寿十劫。”

尔时,师子勇猛雷音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是文殊师利童真菩萨,诸佛世尊常所称叹,久如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得佛刹,当复云何?”

佛言:“善男子,汝当自问文殊师利?”

时,师子勇猛问文殊师利言:“仁者何时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言:“善男子,何不问我趣菩提不?而乃问我成菩提耶?何以故?我于菩提尚不趣向,何况当得?”

问言:“文殊师利,仁者岂不为利众生故,趣菩提耶?”

答言:“不也。何以故?众生不可得故。若众生是有,可为利益趣向菩提;而众生寿命及福伽罗皆无所有,是故我今不趣菩提,亦不退转。”

师子勇猛言:“文殊师利,仁者趣向诸佛法不?”

答言:“不也。善男子,一切诸法皆趣向佛法。何以故?诸法无漏、无系、无形、无相,为趣向佛,如趣向佛,诸法亦然。善男子,而汝所问趣向佛法,我今问汝,随汝意答。于意云何?为色求菩提耶?为色本性求,为色如求,为色自体求,为色空求,为色离求,为色法性求菩提耶?善男子,于意云何?为色得菩提耶?乃至为色法性得菩提耶?”

答言:“不也,文殊师利。色不求菩提,乃至色法性不求菩提;色不得菩提,乃至色法性亦不得菩提。”

文殊师利言:“于意云何?受、想、行、识求菩提,乃至识法性求菩提耶?识得菩提,乃至识法性得菩提耶?”

答言:“不也,文殊师利。受、想、行、识不求菩提,乃至识法性不求菩提;识不得菩提,乃至识法性不得菩提。”

文殊师利言:“于意云何?离于五蕴,有我我所耶?”

答言:“不也。”

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善男子,更以何法而求菩提及得菩提?”

师子勇猛言:“文殊师利,仁者所言众皆诚信,而今乃说不求菩提、不得菩提。新发意菩萨闻此所说,必生惊怖。”

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一切诸法无有惊怖,于实际中亦无惊怖。如来为于无惊怖者而演说法;若惊怖者,彼即生厌;若生厌者,彼则离欲;若离欲者,彼则解脱;若解脱者,则无菩提;若无菩提,是则无住;彼若无住,是即无去;若无有去,是则无来,则无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退转;若不退转,则为退转。退转何法?所谓执我、众生、命者及福伽罗,若断若常取相分别,悉皆退转;彼若退转,则不退转。不退何法?谓空、无相、无愿、实际,及诸佛法皆不退转。何谓佛法?谓不离不著及无所缘,无入无出,无有所行,亦无表示,但有其名,同空无有生,无去无来,无染无净,无尘离尘,无我无分别,无和合无执取,平等无违,是为佛法。善男子,此诸佛法,非法非非法。何以故?以诸佛法无生处故。故彼新发意菩萨闻此说已,若生惊怖,速得菩提。若起分别,作如是念:;而今我等所成菩提,随有发心,住于现证,乃得菩提。若不发心,终不能得。如是分别皆不生故,菩提及心俱不可得;不可得故,则无分别;若无分别,则无现证。何以故?现证所因不可得故。善男子,于意云何?虚空可得菩提耶?”

答言:“不也。”

又言:“善男子,如来岂不证一切法同虚空耶?”

答言:“如是,如是。”

又言:“善男子,如虚空,菩提亦尔;如菩提,虚空亦然。虚空、菩提无二无别。若菩萨知此平等,则无有知,亦无不知,亦无不见。”

说此法时,一万四千比丘,尽诸有漏,心得解脱。十二那由他比丘,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九万六千众生,发菩提心。五万二千菩萨,得无生忍。

尔时,师子勇猛雷音菩萨,白文殊师利言:“仁者发菩提心来,为几时耶?”

文殊师利言:“止!善男子,莫生妄念。若有于无生法中,说如是言,我发菩提心,我行菩提行,为大邪见。善男子,我都不见有心发向菩提,以不见心及菩提故,是故无发。”

师子勇猛言:“文殊师利,都不见心,是何句义?”

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是都不见,说名平等。”

又问:“云何说为平等?”

答言:“善男子,如是平等,以种种性皆无所有,彼彼诸法一味故说。一味说者,所谓离故,无染无净,不断不常,不生不灭,无我无受,不取不舍。如是说法,不念我说,亦无分别。善男子,于此平等法中,了知修行,是名平等。复次,善男子,若菩萨入此平等,都不见有种种界若一若多,于平等中不见平等,于相违中不见相违,以彼本来性清净故。

尔时,师子勇猛雷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文殊师利不肯自说发心久近,此诸大众皆乐欲闻。”

佛言:“善男子,文殊师利是甚深忍者。于甚深忍中,菩提及心皆不可得;以不可得,是故不说。然善男子,我今当说文殊师利发心久近。善男子,过去久远过七十万阿僧祇恒河沙劫,有佛名雷音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在于东方,去此过七十二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无生,彼雷音如来于中说法。诸声闻众,有八十四亿那由他,诸菩萨众二倍过前。

“善男子,彼时有王,名曰普覆,七宝具足,王四天下,正法理化,为法轮王。而于八万四千岁中,以衣服、饮食、宫殿台观、僮仆给侍一一殊妙,恭敬供养雷音如来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其王亲族、中宫、婇女、王子、大臣,唯务供养余无所作,虽经多岁初无疲倦。过是已后,其王独在静处思惟:;我今已集广大善根,而犹未定所回向处,为求帝释、大梵天王、转轮王耶?为求声闻、辟支佛耶?作是念已,空中诸天告言:;大王,勿起如是狭劣之心。何以故?王之所集福德甚多,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时普覆王,闻是语已,欢喜念言:;我今于此决定不退。何以故?天知我心而来告我。善男子,尔时彼王,与诸大众八十亿那由他百千众生,往诣雷音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七匝,曲躬恭敬,合掌向佛,而说颂曰:

“;我今问最胜, 愿当为我说:

云何得成就, 最上人中尊?

世间所依止, 我已广供养,

以不决定心, 未知回向处。

已修广大福, 当何所回向,

为求梵天位, 帝释转轮王?

为求于声闻, 及以辟支佛?

我发此念时, 空中天告我:

大王汝勿起, 狭劣回向心;

为一切众生, 当兴广大愿,

利益世间故, 应发菩提心。

我今请世尊, 于法自在者,

愿说菩提心, 发起之方便。

发菩提心已, 当得如牟尼,

唯愿两足尊, 为我具宣说。

“尔时,雷音如来为普覆王,而说颂曰:

“;大王汝谛听, 我当次第说:

一切因缘法, 随根欲所行,

如其所有愿, 得如是果报。

我亦于往昔, 发起菩提心,

为诸众生故, 愿当作利益。

如我所作愿, 如昔所发心,

得不退菩提, 意愿速圆满。

大王应坚固, 修习于诸行,

汝当得广大, 无上佛菩提。

“时,普覆王闻佛所说,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于众会前,大师子吼,而说颂曰:

“;今对一切众, 发大菩提心:

为一一众生, 誓尽未来际,

受无量生死, 而作大饶益,

备修菩萨行, 救诸众生苦。

从今若违誓, 起于贪欲心,

及悭嫉怨恨, 则诳十方佛。

又我从今日, 乃至成菩提,

常当学诸佛, 修行于梵行,

随顺净戒律, 远离诸过咎。

又我于菩提, 亦不愿速证,

当尽未来际, 广利诸群生,

严净诸佛刹, 无量不思议。

当令我名号, 普闻十方界,

我今自授记, 决定当成佛。

志乐胜清净, 于此固无疑,

我当净三业, 不令起诸恶。

我以此真实, 成佛人中尊,

若此心真实, 地当六种动。

若我语诚谛, 无有虚妄者,

当使虚空中, 音乐自然奏。

若我无谄曲, 及以怨恨心,

由此真实故, 当雨曼陀华。

“时,普覆王说此颂已,心诚实故,十方亿刹六种震动,于虚空中奏诸音乐,雨曼陀罗华。时,二十亿众生随从王者,皆大欢喜,而自庆言:;我等当得最上菩提。即学彼王发菩提心。”

佛告大众:“尔时普覆王者,岂异人乎?今文殊师利菩萨是也。彼于往昔过七十万阿僧祇恒河沙劫,初发菩提之心;次过六十四恒河沙劫,得无生法忍,能具足菩萨十地、如来十力,佛地诸法悉皆圆满,而未曾起一念之心;我当得佛。善男子,尔时二十亿众生随逐彼王,于雷音佛所发菩提心者,皆由文殊师利劝发,令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大法轮,作佛事已,而般涅槃。文殊师利,皆悉供养彼诸如来,亦皆护持彼诸佛法。唯有一佛,号地持山,在此下方过四十恒河沙刹土,其佛世界名曰地持,亦有无数诸声闻众,佛寿无量于今现在。”

说此文殊师利宿缘之时,众中七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0日...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6日...

1997年5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9日...

1997年5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日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5日...

最新文章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古诗原文[挑错/...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古诗原文[挑错/...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古诗原文[挑...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惜衣有衣...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古诗原文[挑错/完...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古诗原文...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

手机版 网站地图